浏览量: 421次 2024-09-05 15:50:54来源:青庭设计装饰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业主误以为防水工作只是简单地刷刷防水材料就能解决,因此在装修时,为了节省时间和费用,随意请一些不懂防水的装修人员进行操作。结果,没过多久,墙壁就开始发霉了。面对房屋渗漏,很多业主会觉得:补漏不是很简单吗?哪里漏就补哪里,太容易了!但补完后却发现,刚修好的东边还未彻底解决,西边又开始漏水,根本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实际上,防水补漏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是一门融合了建筑结构、地质水文、勘探、材料和施工工艺的综合应用科学。任何规范的防水补漏过程,背后都有科学理论和逻辑支撑。为了使防水补漏更加有效和可靠,让房屋远离渗漏困扰,掌握一些有关渗漏的基本原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此分享一些在防水补漏中应遵循的普适性原则和科学依据,以供读者在实际操作中参考和使用。
原则一:防水必须做在坚固的基面上
翻阅各防水材料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的施工要求,第一条通常都会强调,防水材料必须应用在坚固、结实、无尘、无砂的基面上。这一要求是确保防水工程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基础条件。在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都符合标准和规范的情况下,防水补漏工程中常见的起皮、材料破损断裂等问题,大多与基面的状况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如果基面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防水层失效,进而引发渗漏问题。
通过达西定律推导出来的建筑渗漏模型(图1)可知,当防水层与基层无法形成良好粘结时,渗漏量会急剧增加,而基面不坚固,起尘起砂通常也是影响防水材料粘结力的主要原因。
图1 建筑防水缺陷渗漏数学模型
此外,坚固稳定的基层还能帮助防水层更好地抵抗外力的破坏,确保防水层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能更有效地保持其完整性,从而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就像一张纸悬空时很容易被手指戳破,但如果把纸贴在坚固的墙面上,就不那么容易被戳破。防水层依附于基面,同样遵循这个道理。
原则二:要注意窜水问题
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同,防水层的位置也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渗漏勘探和维修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漏水点与防水层破损点不一致的情况。如果只是简单地在漏水点的对应位置进行维修,通常难以彻底解决问题。例如,在正置式屋面或保温外墙上,仅在漏水点的外部进行修补,很难消除渗漏的根本原因,因为防水层下可能存在窜水的通道(见图2)。因此,要彻底解决渗漏问题,在迎水面施工维修时,必须开槽到结构层,对相应的漏水点进行修复,完全阻断因窜水引起的渗漏。
图2 渗漏窜水示意
原则三:使用“零变位原理”处理裂缝
在较长时间内,我国民房补漏市场一直充斥着“防水游击队”,很多老百姓误认为防水补漏作业模式粗放,缺乏技术含量。殊不知,防水补漏也是一门科学,每一个施工步骤后面其实都蕴含有其科学依据。“零变位原理”也称之为“零延伸断裂”(图3),公式可表示为:
ε=△L/L= △L/0=∞ (1)
其中,ε——延伸率;△L——防水材料拉伸时所产生的变形量(即基层开裂后最终裂缝的宽度);L——参与拉伸变形的原长(被变形量)。
图3 零变位原理示意
从公式(1)可以看出,防水材料的延伸率越大,对建筑物基层裂缝变形的适应能力越强,实际应用当中越来越多的高延伸率材料被设计出来用于抵抗基层形变。但是延伸率高就一定能抵抗基层开裂的形变吗?根据公式(1)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当基层其实裂缝宽度(也就是无开裂)时L=0,则ε(延伸率)会趋向于无限大,没有任何一种材料可以达到无限延伸的要求,当基层从无到有产生裂缝的过程理论上任何材料都无法抵抗,因此一味追求延伸率并不是解决防水材料由于基层形变而断裂的终极方法。
理解并应用上述原理在实际的防水补漏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防水材料的断裂问题:
1)通过增加防水层的厚度和增强胎体材料来抵抗变形,降低防水层发生断裂的几率。
2)采用空铺法或隔离措施来阻断基层断裂产生的应力传递至防水层,从而避免防水层的断裂。
因此,在实际裂缝处理时,通常会在修补裂缝后,对其部位进行隔离,再进行防水材料的施工,以防止因裂缝再次开裂而导致防水层断裂。当然,这更像是一个概率问题,因为在曾经出现过裂缝的地方,裂缝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比没有出现过裂缝的地方更大,因此我们采用这种方法来规避高概率的风险。
原则四:防水尽量做在迎水面
在实际生活中,因经济预算、时间紧迫和环境条件等因素限制,常常需要在背水面进行防水处理。然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了确保防水的长久可靠性,应优先选择在迎水面进行防水施工。防水作为建筑维护结构的一部分,不仅能够防止雨水和湿气侵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更重要的功能是防止水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保障建筑结构的长期安全。
水会溶解硬化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产物,导致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降低。在低温地区,水进入混凝土后会引起冻融破坏;此外,水还会通过电化学腐蚀使混凝土中的钢筋生锈,降低钢筋的强度,并且锈蚀产物体积膨胀也会进一步损坏混凝土结构。还有许多其他的危害,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在实际的防水补漏过程中,我们既要解决眼前的渗漏问题,也要考虑到建筑的长期安全性和可靠性。
原则五:防水补漏要考虑“相容性”
在防水补漏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新旧防水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因此在设计方案时,就需要考虑这一点。通常需要关注的相容性问题包括材料相容性和施工方法相容性。例如,如果原防水层是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那么在局部维修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水性防水材料,这是因为材料不相容;又如,原防水层使用的是聚氨酯类或聚合物乳液类防水涂料,就不能在其上面用热熔卷材进行修补,这属于施工方法不相容。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考虑环境相容性等因素,这里不再详细展开。针对新旧防水层相容性的问题,我们通常建议在二次维修时选择与原防水材料类型尽可能一致的材料,以减少由于相容性判断不准确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总结:在防水补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上述的一些原则和方法。防水补漏就像人体生病需要治疗,有时是“一症一病”,也可能是“一症多病”,因此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不同的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原则。本文仅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希望能帮助大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防水补漏,确保防水工程的可靠性,让我们的生活远离渗漏的困扰,保持幸福美满。
(声明:文中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